「一般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,都會想找喜歡對方的理由,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。沒有理由,也沒有原因,就那麼理所當然的喜歡上了。當感情變得理所當然的時候,就會失去了興趣,然後又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會喜歡上對方了。 」——濱崎光生,《最高の離婚》
相隔七年,重新回味坂元裕二操刀編劇的《最高の離婚》,整個有了新的感受。當年因為這部戲而愛上中目黑的我,近年來每回去東京都會想方設法抽出時間到中目黑晃晃,甚至很愛走到劇中光生(瑛太飾演)的洗衣店門口拍照,想像著這個怪奇男子可能和兩隻貓八朔與瑪蒂達住在二樓的樣子。
重溫這部戲,我發現劇裡中目黑的場景依舊,但我後來才陸續添加的旅行回憶卻一層一層疊了上去,看著主角們走過的目黑川、買菜的超市、路過的電車站,或是畫面一角電線桿上貼的「福砂屋」的字樣我都有所感應,「啊,這裡我去過!」、「從這裡再繞過去就是喜歡的咖啡店。」各種美好的記憶交雜著此刻想去而不能去的心情,成為再次觀賞這部劇時另一種想都沒想過的心情。
隔了七年再看,兩對夫妻共計四位主角的情感糾葛我懂更多了,愛與喜歡、相遇或離開,甚至是精闢台詞中要傳達的意涵我更加懂了,為什麼要離婚?為什麼要繼續在一起?感情中沒有誰對誰錯的二分法,只有隨著時間,依照當下情感流動並反覆辯證而帶來的決定與轉折。
一集一集愈看愈愛不釋手地往下看,恨不得細細筆記坂元裕二鋪陳的台詞來好好咀嚼,在本編最後一集時我一時情緒一來認真地流下止不住的眼淚,光生與結夏(尾野真千子飾演)呼應著兩人在大地震那日相遇時的步行返家經驗,從新橫濱走回中目黑,在漫長路途中畫面穿插著彼此共同經歷過的生活橋段,「都想通了嗎?皆大歡喜了嗎?已經離婚的他們決定重新在一起了嗎?」幸福的畫面讓我眼角保持濕潤,哭了整整一大段。
當然,後來在隔年推出的SP特別篇中,光生與結夏的故事有了後續的交代,但在那個「真正的結局」到來之前,沒人知道感情這件事可以有這麼多的詮釋與思索。在讀 光生出版 推出的中文版《劇作家坂元裕二》這本書時,坂元裕二提到原本還計畫著第二個SP,只是這件事未能實現,這讓我無比好奇,他腦中的第二個SP,光生和結夏會繼續一起或是分開走到哪裡嗎?
如同真實人生ㄧ般,感情很難有真正的結局吧?
對我來說,《最高の離婚》真是部神劇,不見得完整解答了我此時此刻的焦慮,但卻能指引出一個「疑?好像是這樣沒錯。」的方向,我不知道下一次要再觀賞這部劇是什麼時候,數位平台版權即將到期也要下架了,但至少,我在這樣一個正確的時間,再次與《最高の離婚》相遇,就如同一次意義深遠的邂逅,在我最喜歡的中目黑。
想看我去中目黑光生家門口拍的照片,以及懷念的當地街景,請到我ig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Gi9d20DX-4/
/
預告
https://youtu.be/Zi3_xyErX0E
主題曲
https://youtu.be/6RimbbrV63Y
桑田佳祐亂入片尾
https://youtu.be/i19uIgFQZjQ